top of page
0
Search

西班牙 | 瓦伦西亚科学艺术城, 《西部世界》里用技术撑起颜值的明日之城

  • Writer: 小黑 羅
    小黑 羅
  • May 21, 2020
  • 8 min read

一说起瓦伦西亚,我脑海中对瓦伦西亚的印象大概是:阳光,柑橘,海鲜饭。这个两千多年来一直依偎在沉静地中海岸边的城市,是 西班牙东南部瓦伦西亚大区的首府,是西班牙的第三大城市。它虽然也继承了西班牙一贯的热闹与欢快,但却没有大城市那样繁忙的节奏,舒适便成为这座城被赋予的特质。


瓦伦西亚--柑橘,海鲜饭和阳光沙滩

那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或慢悠悠的漫步于城市间,或慵懒的躺在沙滩上,节奏很慢像树懒。时间似乎也随之慢了下来,深呼吸仿佛都能闻到满满的混合着阳光和大海气息的清香。天气好的时候,窝在家里的老人孩子,来这里旅游的人们,还有生活在这里最舒适的动物---狗,都出来晒太阳,我虽然刚来,还不算熟悉这座城市,却已经让来自成都的我,在异国他乡拥有了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巴适。也许这个城市不能满足你所有的想象,但她定会给予你无尽的阳光,柑橘的甜美,悠然的生活节奏,以及现代与传统城市共存的活力和震撼。


宜人的小巷街景


虽说是西班牙的第三大城市,可景点大多集中在老城,游览起来并不复杂。瓦伦西亚的老城区保留了很多历史建筑,著名的主教堂、中央市场、丝绸交易市场、圣女广场等景点都集中在此。


中央火车站一出来便是老城的入口


老城市中心

不过今天的重点不在这里,在这座公元138年建立的古城里,既有糅合了罗马和哥特和巴洛克风格的大教堂,也有极具未来感的21世纪建筑新地标——艺术科学城。作为少有的将新老建筑完美融合的新城项目,也是来到瓦伦西亚不能错过的地方。

卡拉特拉瓦


说到这里,大部分建筑师或者建筑学生的脑中都浮现出了五个金光闪闪,牛气冲天的大字:卡拉特拉瓦——高迪之外最出名的西班牙建筑大师。如果说高迪建筑是充满自然主义的柔软,华丽和浪漫,那卡拉特拉瓦的建筑就是充满了未来主义的力量,干练和纯粹,它们是那么干净、冷峻、流畅,并且完美地将雕塑、建筑和结构艺术结合在了一起。阳光照耀下,白色的建筑群体配上浅蓝色的水面,还有瓦伦西亚让人着迷的蓝天,真是360度无死角,怎么拍都美。。。


建筑师:卡拉特拉瓦(此图片来自网络)

他的建筑常常让人感到诧异和惊叹,如果加上一些场景渲染,会让你觉得在看科幻大片。正如西部世界第三季预告片里的场景那样,极具未来感。他的作品不管是桥梁,地铁站还是艺术馆,都有一眼可辨的风格。他用最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单体排列组合方式,以点及面,犹如一位武林高手,以四两拨千斤的手段,营造出造型夸张的超大体量,极富动态的结构和极其雅致而壮丽的秩序之美。对于建筑和摄影爱好者来说,这种冲击力是难以抗拒的。



比利时列日火车站,一下车便是惊喜满满


在现在这个分工极其精细的时代,建筑师不再像从前那样能独立完成所有工作。一座建筑需要建筑,结构及其他工程师一起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而不同工种之间又常常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分歧,需要在感性的建筑功能形态上,亦或是理性的结构构造上的相互妥协,历经种种合(keng)作(die)才能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但当一个人同时具有了充满灵性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又能同时精通结构机械设备等专业知识,再通过强大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将这种种不同学科的内容糅合成一个整体,那他的作品就牛x的很自然了,如同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这样的全才一般,也成就了卡拉特拉瓦“结构诗人”的美名。


卡拉特拉瓦代表作之一(此图片来自网络)


科学艺术城



瓦伦西亚的艺术科学城,就是这样神一般的存在。一座座传世的建筑,凝固了一个时代科技与艺术的梦想。正如盖里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拯救了毕尔巴鄂市的经济一样,科学艺术城也肩负着这样的使命。它是个难度极高的、超大尺度的都市开发项目:耗时极久(14年),投资巨大(10亿欧元,超过预算4倍),维护成本高兼隐含风险,且效果不明。这对于20世纪末的瓦伦西亚,更像是一场豪赌。还好卡拉特拉瓦用精湛的结构技术撑起了建筑颜值,让这座古城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 以未来感十足的姿态完美的将新与旧、古老与先锋结合在了一起。


拍的唯一一张科学艺术城全景


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沿古老的图里亚河道延伸近2公里。缓步慢行其中,每一个建筑也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艺术科学城本身是由多个建筑物组成的建筑群,包括天外飞船般的索菲亚王后歌剧院、大眼睛的Hemesferic天文馆、鲸鱼骨状的菲利佩王子科学博物馆、大凉棚植物园的Umbracle长廊。它们一字排开,形成了完整的线性发展,气势磅礴地屹立在我面前。而超大面积的水面设计更是神妙之笔,将这些奇幻的建筑们都串联了起来。雕塑般的体量倒影其上,光影流转间仿佛是漂浮在海洋中的梦幻之岛。




索菲亚王后大剧院



走进科学艺术城看到的第一个建筑就是索菲亚王后大剧院,从正面看上去还像是一艘远航而来的天外飞船,经过穿越茫茫太空,从天而落,以一种非凡的姿态带给人间美妙无穷的艺术享受。


卡拉特拉瓦手稿(此图片来自网络)


索菲亚王后歌剧院完美对称的正立面


屋顶延伸出来的支撑结构巧妙地将人引导向主入口


正巧赶上了歌剧院中午的导览时间,果断买票入场。虽然建筑师给予了歌剧院极具雕塑性的外观,但是内部的空间却非常的对称和充满秩序感。两大两小共四个礼堂灵活的布置在了轴线上,通过电梯将17层空间串联在了一起。想想现在居然被有几个几百人多功能厅的设计就折腾的不行,也是汗颜。。。


内部做的很克制,干净简洁,没有过多的装饰,复杂的结构便充分营造出了丰富的空间感,韵味十足。搭配上大面积的玻璃,不仅整个大厅显得通透敞亮,也让整个科学艺术城一览无余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索菲亚王后歌剧院大厅


窗外的科学艺术城全景


望向窗外科学艺术城的雕塑


其后楼梯间内景

最大的音乐厅座位就有五层,能容纳1700多人,我猜算是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厅之一了吧。不过这深蓝色的马赛克饰面嘛,从入口局部能感受到那种大海波光粼粼的感觉,但是整体看去个人感觉好像有点过分了,也许这也西班牙人热情的一种表现?


最大的音乐厅入口之一


音乐厅内景,5层座位果然大气



认真工作的小姐姐,侧脸竟有点莫文蔚的感觉

除了感人的内部空间,歌剧院巨大的外壳下还藏有一个空中花园露台,在这儿可以一览整个科学艺术城的美丽景色。在这里等待表演的开始谁都不会觉得无聊吧。建筑的白与天空的蓝、水的绿、草木的青,展开一场充满戏剧张力的对话,那些柔美的曲线、复杂的构架、重叠的图形所组成的建筑,既恬静又充满力量,既稳定又富动势,表面的安详与内在的激情之间存在着奇妙的结合!




屋顶的空中花园露台


由于只有在进入礼堂时才需要门票,因此民众其实可以在整个大楼内自由活动,这也使歌剧院成为了一个有趣的公共场所,也让人们不知不觉离音乐更近。据说建筑师为这座歌剧院的设计花了14年时间。“考虑到投入的时间,建筑的规模和涉及音乐演出,这一工程威巍壮观,也是我花费时间最长的一项,”无怪建筑师说:“它是观众、音乐家和艺术家的结晶。”


从歌剧院平台向外看入口广场


西部世界第三季预告片片段(此片段截取自网络)


Hemesfèric天文馆



巧的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卡拉特拉瓦,就是被科学艺术城中天文馆的视频震撼到的。看着视频里天文馆外立面如眼帘般开合,就像第一次听说有人的小目标是先赚一个亿,生出了一种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的感觉一样,我也从未想过一座建筑居然能做到如此精巧,宛如来到科幻世界一般。

卡拉特拉瓦手稿(此图片来自网络)


天文馆的入口,像天使的翅膀


天文馆顶部是一系列密集的混凝土拱顶,庇护着象征知识之眼球状天文馆。立面能通过精确的控制,随着时间变化如同眼睑一般一开一合,倒影在水中犹如一只真正有神的眼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注视着瓦伦西亚的城市变迁,也观察着世界的斗转星移。

 

大眼睛的Hemesferic天文馆


西部世界第三季预告片片段(此片段截取自网络)

据说天气热时“眼睑”结构还会自动开启调整室内的微气候。当这种运动反射在前面的浅水池中时,眼睛的联想就更为强烈了。可惜当天并没有开放参观,只能用网上找到的手稿动图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了。


此图片来自网络


菲利佩王子科学博物馆


菲利佩王子科学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鲸鱼骨骼,整个结构有着犀利的几何形状,而支撑起它的结构的,却是对称而极具韵律感的三角形斜拉构构件,交叠重复形成了整个建筑。整体建筑倒映在水池中,就仿佛是一只远古巨兽在经历了沧海桑田之后遗存的骨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些所构成极具动感的形体与图案,也淋漓尽致地凸显了科学博物馆主题性格——科学需要幻想和创新。


卡拉特拉瓦手稿(此图片来自网络)


菲利佩王子科学博物馆外景


结构下形成的绝美空间


西部世界第三季预告片片段(此片段截取自网络)


这是一座互动式的科学博物馆,底层是餐厅、小卖部等服务设施,二层是巨大、开阔的展览空间,充满了互交性与趣味性。


菲利佩王子科学博物馆内景


从内部看立面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Umbracle 长廊

Umbracle长廊植物园,是一座开放性的建筑物,也是这座科学艺术城的未来都市阳台。底部是白色混凝土的停车场,沿街面使用弧形拱圈,种满了瓦伦西亚当地的原生树种。爬藤将沿着网架逐年往上蔓延,最终与这些白色钢构的顶拱与网架,形成新世纪建筑与自然共生的复合结构体。也许这就是未来城市该有的新肌理。 


Umbracle长廊植物园


下方走廊沿着水面将各个建筑串联起来


停车场的弧形入口


这些卓尔不群的建筑,一个个姿态各异,却又风格统一,似乎是一首涌动着豪气与胆识的壮丽乐曲,在连续的韵律中跃起的震撼音符。建筑之美与天光水影交错一起映入眼帘,有震撼的飞扬姿态,也有水波粼粼中的轻柔宁静。“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不外如是。



————  E N D ————


如果您想看到更多旅行,建筑和摄影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罗老西





 
 
 

댓글


bottom of page